消防中防火門等級的區別有明確的規定,新規范出臺后調整了原防火門等級。防火門的分類原本只按隔熱防火門分類,改為隔熱防火門(a類)、一部分隔熱防火門(b類)和非隔熱防火門(c類)分類,同時將原來的甲、乙、丙類防火門的耐火極限調整為1.5h、1.0h、0.5h,豐富了我國防火門產品的品種,增加了實際使用的選擇只有防火門具有部分隔熱性和耐火完整性要求的使用場所
a類防火門:
a級防火門又稱完全絕熱防火門,可在規定時間內同時滿足耐火絕熱性和耐火完善性要求,耐火等級分別為0.5h(丙級)、1.0h(乙級)、1.5h(***)和2.0h、3.0h。
b類防火門:
b類防火門又稱部分隔熱防火門,其耐火隔熱性要求為0.5h,耐火完整性等級分別為1.0h、1.5h、2.0h、3.0h。
c類防火門:
c類防火門又稱非隔熱防火門,對其耐火隔熱性沒有要求,在規定的耐火時間內只滿足耐火完整性的要求,耐火完整性等級分別為1.0h、1.5h、2.0h、3.0h。
新規范對應防火門規范修改了防火窗的相關耐火性能參數。與97版規范相比,主要變化如下:擴大規范的適用范圍;根據世界和海外規范,修改了防火窗的耐火性能分類方法,并根據隔熱性(甲類)和非隔熱性(丙類)進行分類,從0.5小時到3.0小時增加了五個耐火等級。明確了防火窗的型號編制方法。增加了防火窗使用的防火玻璃的質量要求和實驗方法。增加了防火窗的抗風壓性能和氣密性能、活動窗的扭曲度、活動窗的熱敏感元件靜態動作溫度、窗關閉可靠性、窗的主動關閉時間和實驗方法。